基于唐宋诗歌的物候记录提取及温度重建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0743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刘亚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尹君,胡有宁,陶泽兴,徐韵佳,梁亚妮
关键词:
历史文献中世纪暖期物候气候重建历史气候
结项摘要

Reconstructing climate changes based on the past phenological record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current global warming and predicting future climate change. Controversies remain regarding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the Medieval Climatic Anomaly and the period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in China. In an attemp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henological data sparseness for quantitative climate reconstruction during the Tang and the Song dynasti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create a dataset by extracting and evaluating the phenological records from the poetry of the Tang and the Song dynasties. The new dataset, as well as modern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ing a phenology index. This study will reconstruct the phenological change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by transforming the historical and modern phenophases from multiple sites and species in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henology index. Meanwhile, a transfer function between the modern phenology index and the temperature of corresponding period will be developed, which will be applied to the historical phenology index to reconstruct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By compared with relative studies, the result of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will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and during the Medieval Climatic Anomaly.

基于历史物候记录的气候重建研究可为理解当前全球变暖及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借鉴。目前有关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及中国唐朝至宋朝时期的温度变化研究仍存在诸多争议。本项目拟从唐、宋诗歌中提取、考订物候记录,并建立唐、宋诗歌物候记录集,试图解决目前唐、宋时期可用于气候定量重建的物候记录偏少的问题;以唐、宋诗歌物候记录集、现代物候观测及气温观测资料为数据源,通过建立物候指数的方法,将古今多站点的不同物候期转换为物候指数进行对比,重建唐、宋时期的物候变化;建立现代物候指数与对应时段温度的转换关系,将唐、宋时期物候指数代入上述关系式中,重建出唐、宋时期的温度变化。将重建结果与相关研究进行对比,为加深对唐、宋时期和中世纪气候异常期的温度变化理解提供借鉴。

项目摘要

基于历史物候记录的气候重建研究可为理解当前全球变暖及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借鉴。诗歌作为历史文献的主要体裁之一,其中包含的物候记录不仅是历史物候数据的主要来源,也可作为进一步认识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史实的关键证据。本项目从唐、宋诗歌中提取、考订了历史物候记录,并建立了唐、宋诗歌物候记录集。以唐、宋诗歌物候记录集和现代物候及气温观测资料作为数据源,探讨了多站点、不同物候期的比对方法,重建了唐、宋时期的物候及温度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项目制定的诗歌物候记录提取的标准化流程,从唐宋诗歌中提取出348条物种明确、物候期清楚、物候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确切的诗歌物候记录,建立了唐、宋时期诗歌物候记录集。(2)基于诗歌中的物候记录和现代物候研究,总结了唐、宋诗歌中物候现象反映的周期性、顺序性和同步性等物候自身规律,以及诗中物候现象随纬度、海拔、地形、人工建筑和热岛效应等地理因素变化的规律。同时总结了唐、宋诗歌中物候记录对自然时节、农时、雨季及水情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指示作用。(3)通过将唐、宋诗歌物候记录集中多站点、不同物候期的物候记录差异转换为整个研究区的年物候指数差异的方法,重建了唐、宋时期的物候变化。唐、宋时期的年物候指数平均为90,比现代(1961-1990年)平均提前4天。(4)分别采用基于年物候指数和基于温度贡献率的两种方法重建了唐、宋时期的年平均温度变化。两种方法重建的唐、宋时期年平均温度分别比现代(1961-1990年)高0.12℃和0.08℃。中国中东部地区存在与其他地区相对应的中世纪暖期,且其温暖程度要高于隋唐暖期。与相关研究对比,上述重建结果在整个研究时段的冷暖波动特征及趋势上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但在冷、暖时段的划分和各时段的冷暖程度上存在差异。这些研究结论不仅为诗歌物候记录的提取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基础,也为进一步认识唐、宋时期和中国中世纪气候异常期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了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贝叶斯统计模型的金属缺陷电磁成像方法研究

基于贝叶斯统计模型的金属缺陷电磁成像方法研究

DOI:10.19650/j.cnki.cjsi.J1905537
发表时间:2020
3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DOI:10.13292/j.1000-4890.202105.001
发表时间:2021
4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04.012
发表时间:2019
5

2000-2019年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时滞效应

2000-2019年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及其时滞效应

DOI:10.13287/j.1001-9332.202112.001
发表时间:2021

刘亚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珊瑚镁钙和铀钙温度计研究及南海全新世SST记录重建

批准号:49803003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韦刚健
学科分类:D0302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利用有孔虫镁钙比值重建南海15万年以来海水温度记录

批准号:40173015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韦刚健
学科分类:D03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春季水华蓝藻物候特征对温度与光照"错配"的响应及机制

批准号:3147052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民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物候的西双版纳橡胶林扩张过程与林龄结构重建研究

批准号:3140049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寇卫利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