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锶钡/聚合物功能层及其组合结构对复合电介质储能影响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40201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胡澎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林祥,王思蛟,任粒,贾竹叶,杨智慧
关键词:
组合结构钛酸锶钡陶瓷复合电介质功能层储能
结项摘要

High-performance dielectric material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nergy storage capacitor. The conventional dielectric ceramic or polymer material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high energy storage capacitor. Currently, the composites combining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and polymer matrixes can increase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but usually reduce the breakdown strength. The present proposal use of different morphologies (spherical particles and one-dimensional fibers) of barium strontium titanate ceramic nano-fillers an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 to form particular functional layers and create composite structure of the functional layers to achieve simultaneously increasing of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 breakdown field strength.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arrangement of the functional layers 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energy storage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The present project provides a novel way to enhance the energy density in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a strategy to develop high energy storage composite dielectrics.

高性能电介质材料在高储能电容器研制中起关键作用。单纯使用传统陶瓷或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已无法满足高储能电容器的需求,目前普遍采用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结合获得高介电常数的复合电介质材料,但击穿场强却普遍降低。本项目提出同时使用不同形貌(球形颗粒和一维纤维)的钛酸锶钡陶瓷纳米填料与聚偏氟乙烯复合,通过制备工艺控制不同形貌的陶瓷纳米填料与聚合物形成特定的功能层,并以功能层形成宏观组合排布结构,以期达到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的目标。查明不同物性功能层和组合排布结构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和储能特性的影响机制,建立基于功能层物性和组合排布结构提升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策略,为开发新型高储能复合电介质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高性能电介质材料在高储能电容器研制中起关键作用。单纯使用传统陶瓷或聚合物电介质材料已无法满足高储能电容器的需求,目前普遍采用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结合获得高介电常数的复合电介质材料,但击穿场强却普遍降低。本项目提出同时使用不同形貌(球形颗粒和一维纤维)的钛酸锶钡陶瓷纳米填料与聚偏氟乙烯复合,通过制备工艺控制不同形貌的陶瓷纳米填料与聚合物形成特定的功能层,并以功能层形成宏观组合排布结构,以期达到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的目标。1. 建立了一种改性工艺用于修饰陶瓷纳米颗粒,通过有机包覆层改善了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相容性,极大地消除了无机粒子的团聚减少复合材料内部的缺陷,使得复合薄膜的击穿常数提升了25%。2. 发展了一种制备具有介电过渡层结构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得核-壳结构的TO@BT、BST@BT等纳米粒子,利用两种具有介电常数差异的无机材料形成的界面产生额外的极化,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3. 设计了一种套管结构的纳米纤维,无机材料间形成的界面能够产生界面极化,同时由于这种界面效应被外层材料封闭在纤维内部,并不会对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在复合薄膜BST@BT/PVDF中达到13.93 J/cm3的储能密度和73.9%的储能效率。4. 采用旋涂的工艺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功能层结构的BT/PVDF复合薄膜,研究发现随着层数的增多,膜之间的缺陷增加,内部溶剂蒸发造成的微孔,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同时增加了界面极化。5. 利用外加电场或依靠静电纺丝辊轮收集实现对不同填料排列、分布的调控,发现了填料/晶相取向排列对性能的提升作用。6. 针对纳米颗粒壳层物性引起界面极化变化的相场模拟验证了实验现象,建立了最优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构型。本项目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不同物性功能层和组合排布结构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和储能特性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基于功能层物性和组合排布结构提升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策略,为开发新型高储能复合电介质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3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胡澎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钛酸锶钡基复合电介质储能特性的晶粒尺寸效应与界面效应

批准号:5135200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吴勇军
学科分类:E0206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核壳型钛酸锶钡三维网络的构建以及对复合电介质储能性能与热物理性能的影响

批准号:5190208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少辉
学科分类:E02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双层核壳结构钛酸锶钡基储能陶瓷的制备、性能调控及相场模拟

批准号:5180228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黄玉辉
学科分类:E02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钛酸锶钡铁电复合薄膜的生长机理、结构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1107406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保亭
学科分类:A2006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