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体化定位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脑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6713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沈悦娣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蔡利强,陈兵,许洛伊,刘小征,贾熙泽,姚家树,李瑶瑶,蒋彬嘉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个体化靶点难治性抑郁症功能磁共振脑机制
结项摘要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used in the 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 (TRD).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is variable among TRD patients, which is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the location of target area in rTMS treatment. However, in clinical practice,there is still lack of the ideal locatio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dividualized target. One of our rec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investigation on depression patients revealed the significant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etween amygadala and 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for the emotional face identifying task. Then, this project will employ task state and resting state fMRI and use the analysis methods, i.e. activatio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to explore individualized location methods in rTMS treatment. Further, we will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new and traditional location methods and explore the neural basis underlying the rTMS treatment on TRD patients through clinical assessments and fMRI measurements.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有效方法,但其对TRD患者的疗效常常差异很大,研究认为与rTMS治疗靶点的定位紧密相关,然而目前临床实践中仍然缺乏理想的个体化靶点定位方法。我们近期关于抑郁症患者情绪面孔功能磁共振(fMRI)研究发现,杏仁核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之间存在显著负功能连接。本项目将基于任务态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采用激活、功能连接等分析方法,探索基于影像学的个体化TMS刺激靶点定位方法,并与传统定位方法比较,考察不同定位方法TMS治疗TRD的临床疗效差异。结合治疗前后临床量表的评估与fMRI脑功能活动分析,初步探索rTMS治疗TRD的神经机制

项目摘要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被FDA批准的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但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只有30%左右。研究认为rTMS的治疗效果与治疗靶点的定位紧密相关,然而仍然缺乏个体化靶点定位的方法。.在本研究中,共入组正常被试57例,其中任务态个体化定位30例,传统“5-cm”组27例;重性抑郁症患者48例,其中完成研究的任务态定位组12例,静息态功能连接定位组14例,传统定位组15例,对所有入组的患者采用采用医生与患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及以及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来评估,通过抑郁自评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变化来作为判断rTMS治疗效果。每组均对被试进行高频的经颅磁刺激治疗两周 ,采用的序列为刺激频率 10Hz,每周 5 次,每次 1000plus, 100%MT,治疗两周后进行磁共振及量表的复查。结果发现:.1、任务态个体化定位法与传统“5cm”的靶点位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现各组坐标分别在X、Z轴上有显著差异。 .2、将任务态定位法与传统“5-cm”组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的研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分析发现,个体化定位组的膝下前扣带回、杏仁核的脑活动下降,而中央前回活动增加。.3、对抑郁症患者基于任务态的fMRI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周的研究,我们观察不同靶点定位法的rTMS治疗的量表分析分析,基于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的个体化精准定位法组的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疗效优于传统“5-cm”定位组疗效。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沈悦娣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海洛因成瘾的治疗作用及其脑机制

批准号:8170223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沈滢
学科分类:H20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经颅磁刺激对前扣带回个体化精准定位刺激及其对持续注意力的调控

批准号:8170177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珏
学科分类:H27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经鼻靶向递送超顺磁铁氧纳米颗粒增强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疗效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094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徐格林
学科分类:H0906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经颅磁刺激同步脑电技术的个体化意识损伤度量方法研究

批准号:6190115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白洋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2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