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影响评价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6014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4.00
负责人:肖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理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MattB·Scott,黄志旁,李珍贵,张晨昊,马驰,刘航,李延鹏,李娜,张玲
关键词:
生态安全影响评价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保护
结项摘要

Ecotourism is thought to be a good wa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increased the contact between people and wildlife which will result in problems on public heath, eco-safety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All this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area. Since parasite infection was happened in ecotourism group of Rhinopithecus bieti and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cross infection between monkey, human and cattle, this project will use R. bieti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ecotourism on eco-safety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1. compare the temporal-spatial dynamic of parasite infection on different r. bieti groups to understand parasite avoidance mechanism and the impact of ecotourism and management on it; 2.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cross infection between human, monkey and cattle, give suggestion on parasite control. This study is a integrative research combined conservation biology, medical science, behavior ecology and 3s study. The result will give suggestion for related authorities to make suitable policy on ecotourism and eco-safety; it will also provide science support for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基本国策,生态旅游则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这也增加了人与野生动物的接触,由此带来的公共卫生、生态安全和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正受到更多的重视,已成为当前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新兴方向。针对滇金丝猴生态旅游种群寄生虫病爆发且存在人畜猴交叉感染可能性,本项目拟研究生态旅游对当地生态安全和动物保护的影响:1.通过比较不同猴群(旅游种群、本地和外地野生种群)寄生虫感染的时空动态,理解滇金丝猴的天然寄生虫规避机制,以及生态旅游管护措施对该机制的影响,从而阐明生态旅游对滇金丝猴保护造成的影响;2. 结合生态旅游地人畜寄生虫感染情况,明确是否存在可能的人畜猴的交叉感染及其传播途径,并提出合理的防控措施。本研究是保护生物学、医学、行为生态学和3S手段的综合研究,能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和相应生态安全政策提供借鉴,为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项目摘要

本研究通过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对寄生虫的监测发现:1. 生态旅游猴群与本地和异地全野生猴群相比,寄生虫的感染种类和感染强度均较高(野生群寄生虫主要为常见消化道寄生虫毛首鞭线虫,生态旅游群主要为毛首鞭线虫、钩虫、猴结节线虫);2. 从生态旅游猴群来看,寄生虫的感染与年龄、季节和体格指数相关;3. 在生态旅游群的生境土壤中,能够检出寄生虫虫卵(包括毛首鞭线虫、钩虫和蛔虫);4. 在家畜粪便中检出了生态旅游群感染的主要寄生虫种类(毛首鞭线虫、钩虫和蛔虫),接触猴群的人群仅有2/64为毛首鞭线虫阳性,故猴畜交叉感染是可能的,人猴交叉感染可能性较低。 对猴群的行为生态监测发现:1. 生态旅游初期,生态旅游群的家域范围受到限制,密度远高于野生群;2. 生态旅游群过夜地重复利用发生远高于自然状态;3. 生态旅游群的地栖性高于野生群。4. 家畜和猴群的部分生境存在空间重叠。这四方面的因素应与生态旅游群的寄生虫感染有关。在动物管理方面,通过药物治疗、生境减疫、建立缓冲带、扩大家域和改变展示模式,生态旅游猴群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大大降低。结合对我国生态旅游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建议:1. 生态旅游的定义应该标准化,并与普通旅游区分开;2. 需要成立包括旅游、环保和林业等多部门组成的生态旅游管理委员会,建立生态旅游准入制度;3. 在生态旅游活动的各个时期,必须有针对性的科研监测,对野生动物类型的生态旅游,更需及时基于监测结果调整管理政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藏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评估研究

批准号:7126304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文凤
学科分类:G041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

批准号:4130113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鲁小波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保护区生态旅游生命周期与承载力的关系及风险评价

批准号:49901005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李文军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的城市化

批准号:40271032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李文军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