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套袋已成为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档果品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套袋果实糖含量降低,成为了果树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近来关于套袋果实糖类积累机制的研究,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揭示了套袋果实的"库活力"。但是,能为果实争夺养分能力提供直接证据的同化物输入环节的研究,还有待进行。本项目拟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不同套袋处理,为果实营造不同的微域环境。试图通过对果柄韧皮部环割等处理,检测果实直径的日变化,利用差减法分析果实韧皮部"液流"循环效率;同时,对果实维管束组织山梨醇转化的关键酶(山梨醇脱氢酶)、蔗糖转化的关键酶(酸性转化酶)在亚细胞水平的胶体金颗粒分布、酶蛋白表达活性及酶活的测定,研究同化物卸载效率。以上研究在阐明不同套袋果实同化物运输与卸载效率的基础上,揭示果实同化物输入的套袋微域环境调控机制,为生产上选择优质果袋,改善果实微域环境,提高果实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本项目以长富2号(Malus domestica Borkh.cv.‘Fuji’)为试材,以遮光的双层纸袋和具透光性塑膜袋两种果袋对苹果进行套袋处理。开展了维管束结构及“液流”运输,及维管束及其附近果肉组织光合同化物山梨醇、蔗糖转化代谢活力的研究,分析不同套袋果实光合同化物运输与卸出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维管束“液流“可以沿果实萼片与花瓣维管束纵向运输至苹果果萼处,横向运输至果皮,且运输速率快;果实膨大期由于维管束内部薄壁细胞膨大导致维管束断裂,运输发生中断,运输功能降低。随着果实发育韧皮部运输所占比率升高。果袋种类影响果实的维管束“液流”运输,其中未套袋果实液流运输速率快,套塑膜袋果实次之,套双层纸袋果实运输速率小。对照果实果皮处维管束的木质部面积显著大于套袋果实。. 套袋前期纸袋苹果萼片(花瓣)维管束及附近组织(果心)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皮附近组织,而对照与塑膜袋果实则表现相反变化。后期纸袋果实果心处蔗糖、果糖含量高于对照,果皮表现相反趋势。在果实发育中期以后,果心处组织的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均高于果皮处。套双层纸袋SS,SPS,AI和NI活性均低于对照。. 山梨醇脱氢酶蛋白表达量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高,山梨醇脱氢酶在萼片主维管束的分布要多于果皮处维管束,并且主要分布在萼片主维管束和果皮处维管束除导管分子外的维管组织以及周围的维管束鞘薄壁细胞内,说明山梨醇经韧皮部SE-CC复合体进入果实库细胞,主要在维管组织及附近的细胞中转化代谢。对照果实果皮处组织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果心处组织,果皮处组织山梨醇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果心处果肉组织;花后165d时套纸袋和套塑膜袋苹果果实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山梨醇脱氢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变豆菜属15种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宁夏荒漠草原优势植物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及该部位抑菌活性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组合式支承辊套内外表面疲劳寿命预测
黄瓜果实韧皮部同化物卸载的细胞学路径
枣果实同化物韧皮部卸载的细胞学路径及机制
套袋苹果梨果实着色的生理机制研究
桃和扁桃果实韧皮部卸载的细胞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