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质子-伽玛"或"伽玛-伽玛"符合的鉴别方法,我们已成功地合成与研究了轻稀土区质子滴线附近的10种新核素。但由于放射性产物在氦喷嘴系统中的传输收集时间在0.5秒左右,已不适合于研究更短寿命(0.2秒以下)的核素。本组拟利用兰州重离子国家实验室超重实验终端的速度选择器,直接将反应产物降能后收集到传输带上,然后用快速带传输系统将反应产物传输到低本底区进行"质子-伽玛"符合测量。这一改进可将极短寿命核素的收集效率,使短寿命核素的峰康比提高5倍以上,从而能合成与研究3到4个稀土区质子滴线区的新核素,将合成与研究的滴线区新核素向缺中子方向再前进两个中子。实验给出它们的衰变半衰期、缓发质子能谱等。实验结果与统计理论计算和位能面计算拟合,可进一步提取出它们的自旋宇称和形变等核信息。这一方面可检验现有核物理模型,另一方面也为研究更缺质子的滴线核提供有用的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基于弱对偶的平面三角形格网离散线转化生成算法
逼近稀土区偶Z核质子滴线的beta缓发质子衰变
中重区质子滴线附近核素的缓发质子衰变
22Al和23Si的beta缓发双质子衰变机制实验研究
beta 延发裂变研究及重丰中子新核素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