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脑樟形成“龙脑”的分子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196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吕冬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美兰,林淑芳,张志杰,李晓琳,郭晓恒,赵蔓茜
关键词:
龙脑单萜合酶基因分子机理龙脑樟
结项摘要

樟树中的一种化学型龙脑樟是提取天然冰片的理想原料。但是龙脑樟在种植过程杂化,所得天然右旋龙脑含量不高,种子繁殖后代个体变异性非常大,高龙脑含量性能在后代中很难稳定延续。另外,由于道地药材是某个地区生产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或配比最优的中药材,是一种地域性特化的化学型。某种特定的化学型很可能是"道地药材"的"道地"之所在。因此,本课题从与次生代谢产物有关的功能基因入手(单萜合酶基因)研究龙脑樟形成"龙脑"的分子机理,对今后提高植物中龙脑的含量,促进龙脑樟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今后从遗传方面研究道地药材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项目摘要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Prasl在种植过程发生杂化,分化成具有不同化学型的樟,如龙脑型,芳樟醇型,樟脑型等,其中龙脑樟是提取天然冰片的理想原料。本研究利用RACE和Tail-PCR等技术克隆了芳樟单萜合酶基因和龙脑樟单萜合酶基因(距离单萜合酶基因5’端还差72个氨基酸序列)。对芳樟单萜合酶的功能进行了验证,将芳樟单萜合酶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出来大约85KD的蛋白,与该芳樟单萜合酶推测的分子量相符,利用正交实验优化蛋白质表达的条件,纯化原核表达产生的芳樟单萜合酶,并以GGPP为底物进行催化反应,GC-MS分析催化产物表明该物质是Tricyclo(一种单萜类化合物)。樟种子发芽后,到生长3个月时开始取叶片材料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樟树种苗在发育过程中,叶片内成分发生改变,从第5个月开始有化学分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吕冬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龙脑樟中右旋龙脑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BPPS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批准号:8190374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郑夏生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樟属植物芳樟、龙脑樟精油微胶囊化制备及其对镰刀菌的抑制机理研究

批准号:3186018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再枝
学科分类:C1604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龙脑基手性抗菌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212040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兴
学科分类:B05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西双版纳龙脑香植物种群生态研究

批准号:38970159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刘伦辉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