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中寒武世钙藻及其造礁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4967208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0.00
负责人:穆西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1996
结题年份:1999
起止时间:1997-01-01 - 199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万容,李越,瑞丁
关键词:
中寒武世钙藻生物礁
结项摘要

对华北地台中寒武世张夏标准剖面崮山剖面化石带重新厘定,建立了精确的时间框架;全面揭示了华北地台东部生物礁的生物组成,识别出6个门、30属、160种,建立新属6个,新种30个。藻类(兰菌)是主要的建造礁格架生物,碓由Tharthinia-Tubomorphyton组成的凝块岩和枝状岩,Gordonophyton-Razumovskia组成的浅色凝块岩构成,发育在浅水高能鲕粒滩环境。识别出三个主要造礁期礁的时空分布。对钙质红藻Galaxaura oblongata骨骼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它具有特殊的钙化方式,钙化作用以文石微粒的形式发生在细胞壁和细胞间空隙中。成功地组织召开第七届国际化石藻类会议。首次将藻类的成烃作用列入议题。对于拓宽化石藻类研究领域,发掘其应用潜力起到推动作用。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穆西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8970076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5.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菌藻在碳酸盐岩中造岩造礁及成矿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48670157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黄志诚
学科分类:D02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东昆仑早二叠世巨厚生物礁发育模式和造礁环境

批准号:49872001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田树刚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塔里木板块巴楚晚奥陶世藻礁滞后演化型式分析

批准号:4170202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园园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利用造礁珊瑚重建南海北部中全新世以来的雨季变化

批准号:4090205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邓文峰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