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胚水稻品种IR36和多胚水稻品系APIV为材料,通过PEG包埋制片、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对正常蓼型及变异型胚囊微管组织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蓼型胚囊形成发育过程中微管骨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孢原细胞和大孢子母细胞内微管呈随机网状,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微管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纵向辐射、聚集、纺锤体形成到四分体核周辐射,大孢子发生期间,微管骨架因胚囊核移动变化而相应发生组织方式的变化,在蓼型变异型胚囊中,胚囊核的定位、分裂的步骤和方向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完全是由于微管组织方式改变而引起,说胆胚囊中核运动是由微管骨架决定的。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角朊细胞混合培养诱导移植耐受的模型构建与机理探索
大鼠角朊细胞拟表皮模型的研究
白念珠菌Rim101蛋白与依赖铁基因相互作用的研究
低铁环境诱导白念珠菌耐药性形成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