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的副产物,包括三氯甲烷和卤乙酸等,对人类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其中二溴乙酸是卤乙酸的一种,因其具有较强的致癌和致突变作用,近年倍受学者关注。现经初步研究发现其对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毒性作用,但目前对此研究较少。本实验室对二溴乙酸的免疫毒性做了基础性研究,发现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诱发其发生凋亡。为了深入探讨二溴乙酸引起免疫细胞凋亡的确切机制,尤其是对信号转导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BALB/c小鼠胸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作为靶细胞对其进行染毒, 从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检测细胞凋亡所发生的改变,并重点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的三条传导途径在此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以找到和发现二溴乙酸对免疫细胞损伤的确切机制,为二溴乙酸的免疫毒理学研究提供更深入、准确地科学依据。
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饮用水的消毒有很多种方法如氯化消毒、臭氧消毒,氯胺消毒等,无论是用哪种方式消毒都会产生许多副产物,而这些副产物也都对人体具有致癌等毒副作用。本研究以水的一种消毒副产物—二溴乙酸为受试物,以小鼠胸腺内T细胞和T淋巴细胞系Cl.Ly1+2-/9为靶细胞,通过向靶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二溴乙酸,培养不同的时间,对T细胞的增殖、凋亡并重点探讨MAPKs信号途径重的重要蛋白和核转录因子进行检测,探讨二溴乙酸对T淋巴细胞的损伤机制。结果发现:二溴乙酸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功能,诱导T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引起T淋巴细胞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周期性分裂的G0/G1期阻滞。在MAPK信号途径的研究中,发现二溴乙酸(尤其是浓度在0.1,0.5,1和5μmol/L剂量范围内)可引起磷酸化p38、ERK和JN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加入各信号通路的阻断剂后,p38、ER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是很大,但JNK通路中阻断后磷酸化JNK蛋白下降不是很明显,而且各通路中下游的核转录因子表达也发生了改变,说明二溴乙酸对T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MAPKs信号途径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p38MAPK和ERK1/2途径)。经过基因芯片的检测发现二溴乙酸可导致多个与细胞增殖、分化的通路中大量基因表达改变(上调或下调)。.本课题基本按照计划书完成,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篇,1篇英文文章正在审稿中,还有1篇尚在初稿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杆菌抗原诱导γδT细胞活化和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
伴放线放线杆菌CDT蛋白及其信号转导通路诱导人T淋巴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多溴联苯醚诱导海洋鱼类生殖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分子机制研究
MAPK信号通路在硼元素影响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凋亡及其免疫功能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