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在土壤中运移及其与重金属协同迁移的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0705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方婧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董春颖,申屠佳丽,王如意,蒋涛,许丽萍,马王钢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迁移纳米材料
结项摘要

由于纳米材料的广泛生产、使用和消耗,其潜在的人类健康风险和环境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纳米材料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特性和存在形态是预测其在环境中分布状况的基础。然而目前对纳米材料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规则模拟介质,对实际土壤介质的研究甚少,在运移过程中纳米材料与土壤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项目以金属氧化物和含碳纳米材料为对象,研究纳米材料在不同土壤中的淋溶行为和存在形态。同时特别关注纳米材料在不同流速和土壤水分饱和度条件下的迁移特性,详细探讨纳米材料在土壤水-气-固三相界面的作用机制,应用对流-弥散模型和CXTFIT程序综合评估纳米材料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及其对地下水的风险。在这两项研究基础上,项目还进一步考察纳米材料与土壤重金属的协同淋溶行为,并建立三组分运移模型探讨纳米材料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以期为纳米材料环境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的开展有以下几个目的:① 研究纳米材料在不同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行为,评估纳米材料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② 考察纳米材料在不同流速和土壤水分饱和度条件下的迁移行为,明确纳米材料在迁移过程中与土壤各相介质的作用机制;③ 选取重金属为典型土壤污染物的代表,进一步考察纳米材料对土壤重金属迁移行为的影响,评价纳米材料与重金属协同迁移的能力,为纳米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安全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课题组按原计划已经全部完成相应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纳米CeO2和纳米TiO2在试验的9种土壤中均有很强的运移能力,而纳米Al2O3仅在试验的酸性土壤中有较强的运移能力。模型估算的纳米CeO2、纳米TiO2和纳米Al2O3在试验土壤中的最远运移距离分别为52~69043 cm,31~332 cm和<10~5722 cm。纳米碳管在试验的13种土壤中的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模型估算的纳米碳管在各个土柱中的最远迁移距离为26.8~383.1 cm。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纳米CeO2、纳米TiO2、纳米Al2O3和纳米碳管等在中国的某些土壤中存在向深层土壤迁移的可能性,其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值得关注。(2)纳米TiO2在饱和与不饱和土柱中均具有较强的移动性,土壤的不饱和条件并没有降低纳米TiO2的迁移能力。然而,降低流速通常能增加纳米材料在土柱中的截留。(3)纳米材料在土壤中运移的机制非常复杂,静电作用、土壤表面电荷异质性、土壤渗透系数、土壤机械组成、团聚作用、张力作用(straining)以及过滤熟化作用(ripening)均对纳米材料的运移有着重要的影响。(4)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中,纳米TiO2能够作为铜离子的载体,携带铜在土壤中运移。然而,在有机质含量有较高的土壤中,纳米TiO2并没有增强铜离子的运移能力。在采自浙江衢州地区的红壤中,纳米TiO2能够作为重金属铅在土壤中运移的载体,纳米TiO2的存在使得铅在红壤中的运移能力增强了15倍。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吸附机理共同决定着纳米TiO2与重金属离子的协同运移能力。上述研究表明在某些土壤中,纳米TiO2能够作为重金属运移的载体,这是一种新的土壤重金属运移途径,由它带来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值得关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方婧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钒(V)在土壤中微纳米胶体易化运移机制研究

批准号:2120710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殷宪强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生物炭与土壤混合体系中重金属运移与固定机制研究

批准号:5157608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世红
学科分类:E060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纳米材料与重金属的共迁移机理及土壤胶体的协同机制

批准号:4170154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妙月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纳米水铁矿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及其与砷的协同迁移机制

批准号:4180713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霍丽娟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