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最典型的叠合盆地。针对盆地经历过多期地质变革的独特性,通过沉积地质学、构造-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聚焦于"盆地变革期古构造、古地理、古环境演变及其对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演变的响应关系与油气聚集效应"这一叠合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项目以古生代重要不整合为标志的主要盆地变革期(O3/O1-2, S/O,D3-C / D2,T/P)为切入点,通过再造盆地变革期古构造、古地理和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变过程,查明不整合分布样式、古隆起剥蚀作用、物源体系变迁及海平面升降变化,阐明叠合盆地变革与周边古海洋板块(古昆仑和古天山洋)俯冲、关闭和碰撞造山作用的时空序列变化和响应关系,揭示叠合盆地构造-沉积的动力学演变机制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项目的研究对发展和丰富我国叠合盆地动力学分析理论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规模最大并含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大型叠合盆地。本立项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对盆地古生代重要变革期的古构造、古地理及成藏效应开展了系统研究,揭示了(1)塔里木盆地古生代重要变革期(中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晚泥盆世)的古构造、古地貌、古地理演变过程、剥蚀作用与古隆起演化、变革期海平面升降、物源体系变化的沉积记录;(2)揭示了盆地古生代重要变革期古隆起、古地理、海平面及物源体系的变迁与古特提斯洋、古南天山洋演化及碰撞造山作用的成因关系;3)揭示了盆地变革期不整合的分布样式、古隆起-古斜坡带的沉积层序和岩相结构变化等对有利成藏区带分布控制作用,特别是地层圈闭的发育和分布、深部有效碳酸盐储层的发育模式。项目成果在古生代盆地关键变革期的古构造地貌、不整合分布样式、不整合岩溶结构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在Basin Research、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Science in China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3篇,出版专著(教材)1部。其中SCI收录论文16篇(国际本学科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0篇,国内 SCI 论文 6篇),EI 收录 6篇,北大中文核心刊物论文 8篇,其他刊物3篇。已发表论文被总引150多次(其中 SCI他引76 次)。目前,有多篇论文投稿正在评审中。项目取得的部分认识通过横向合作研究已结合到生产的勘探和开发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直接经济效益(见附件),预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古生代全球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及古大陆再造
华南地块南华纪和早古生代动态构造古地理重建
滇西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古地理和古海洋研究
古生代四射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