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与大气间气态汞交换是水生生态系统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过程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水体向大气的排汞,减少了水体可以提供甲基化的汞库,另一方面水体向大气的排汞又是大气汞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对控制水体与大气间汞的交换通量的因素及水体溶解气态汞的形成机理还不清楚。本项目拟以西南高汞地质背景区的贵州省为重点,选取有人为化工污染和没有污染的水体(人工水库和天然湖泊),根据水体与大气界面间汞交换的季节性和昼夜变化规律,采用低空白石英通量箱与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率的冷原子荧光大气测汞仪联用技术,对水体与大气间汞的交换通量进行不同季节的现场连续测定,同时与实验室模拟研究、水体汞的形态分布和含量、气象数据及各类水化学参数和物理参数(pH值、DOC、自由基、ORP、TDS等)结合,弄清水体向大气汞释放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水体/大气界面间汞交换模型,对该区域各类不同水体向大气释放汞的通量进行估算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典型植被对西南汞矿化带土壤向大气释汞通量的制约
填埋场覆盖土-植被-大气间汞的交换机制对汞的形态分布及释放通量的影响研究
稻田湿地溶解性气态汞动力学及与大气间的交换通量研究
西南高汞区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对甲基汞产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