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东部煤中40余种伴生元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与世界煤相比,中国煤中U、Cr、Ni、As、REE等含量高。在各时代煤中大多数有害元素在中生代煤中最高。煤中有害元素富集主要与聚煤环境和成煤后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可初步分为几种成因类型。对三大组显微组分中伴生元素富集作了研究。Br、Cl、I、Mn亲有机,而As、Cu、Cd、Pb、Zn等有害元素主要与黄铁矿有关。基质镜质体的伴生元素可作区域性指相标志。逐级化学提取和淋滤试验表明,燃煤后Br、Cl、Hg、Se排入大气,U、Th、Sb、Ba残留于飞灰和底灰中,As、U、Pb等有毒元素富集于细粒飞灰表层,其环境害值得重视。发现兴仁高砷煤为有机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高浓度煤粉火焰中煤质对最佳煤粉浓度的影响
淮南煤田石炭-二叠纪煤中锑的赋存状态和地质富集模式研究
煤显微组分中硫的赋存形态及热转化特性
煤中矿物和微量元素的赋存规律和在变质作用中的变化
鄂尔多斯盆地煤中稀土元素分布与赋存特征及其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