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研究表明CHD5表达缺失是一些肿瘤发生的主因和早期分子事件,其表达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其启动子区域的CpG岛异常甲基化。CHD5调节p16INK4a /Rb和p19Arf / p53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这表明CHD5可能是抑癌调控系统的总开关,目前,国内外CHD5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肿瘤。我们前期研究表明CHD5是白血病的肿瘤抑制基因,亦发现其启动子区域的CpG岛异常甲基化是其表达下调的分子机制,但其确切的调控机制仍然有待深入研究。本课题组拟进一步研究CHD5基因在造血系统中的转录调控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白血病中抑制CHD5基因转录的关键甲基化位点;以探索这些关键甲基化位点对白血病诊断的意义。这将有助于揭示白血病的肿瘤发生机制,对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新近研究表明CHD5表达缺失是一些肿瘤发生的主因和早期分子事件,其表达缺失存在于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肿瘤中,CHD5作为肿瘤候选抑制因子调控着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但其在白血病中确切的调控机制仍然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杂交技术证实了CHD5在人的白血病细胞系和临床样本中的低表达。通过分析CHD5启动子及其缺失突变体在造血系统中的转录活性确定了其核心启动子区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00bp到200bp处,并且发现此区域在白血病细胞和临床样本中高度甲基化,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DAC)去甲基化处理后能激活白血病细胞中CHD5的重新表达,这预示着检测样本中CHD5的表达和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存在着负相关。其次,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的分析结果表明CHD5启动子区存在着AP2蛋白的结合位点,AP2蛋白作为一个转录因子调控了CHD5的表达,并且DAC处理CHD5启动子去甲基化后能增加AP2和CHD5启动子的组装。另一方面,外源导入AP2能激活CHD5启动子活性,AP2蛋白的剂量与CHD5启动子的活性存在着正相关,这说明CHD5启动子区存在着AP2关键的结合位点。并且CHD5核心启动子区的第31和32个CpG位点位于此转录因子结合区域内,统计学分析表明这两个CpG位点的甲基化和CHD5的表达密切相关,抑制CHD5基因转录的关键甲基化位点对白血病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三,MICM分型联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样本的BCR/ABL融合基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样本的PML/RARα融合基因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样本的BCR/ABL融合基因的检出与它们相对应的CHD5表达水平成负相关。这将有助于揭示白血病的肿瘤发生机制,对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抑癌基因CHD5调控基因组稳定性的研究
白血病候选抑癌基因的功能研究
白血病癌基因表达
前列腺抑癌基因NKX3.1的表达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