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海平面变化除受局地海洋动力环境变化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大尺度海洋环流变异的重要影响。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异特征。通过其西边界流系,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会引起东中国海环流和温盐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该区域海平面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年际变异背景下,东中国海海平面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急待深入。本项目在了解东中国海海平面变化特征基础上,分析东中国海海洋动力环境(主要是陆架海环流和比容效应)在海平面季节和年际变化中的作用。结合副热带海洋环流模式,重点分析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年际变异背景下,东中国海海洋动力环境的演变过程,探讨东中国海海平面变化机理。
东中国海海平面变化受局地海洋和大气的动力、热力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大尺度海洋环流及其变异的控制和影响。这也使区域海平面变化表现为多样的时空特征和复杂的影响机理。本项目在全面整理海平面变化基础数据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东中国海海平面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着重探讨了海平面年际变化与局地因素和大尺度环流变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海平面变化机理。.东中国海海平面存在季节和年际变化,且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此外,重构数据和验潮站实测海面数据显示,海平面年代尺度上的低频变化也很显著。.本项目评估了环流、比容效应、风场、热通量等局地因素在区域海平面变化中的作用。在季节尺度上与海水温盐结构变化有关的比容效应、热通量以及大气风场是主要影响因素;海洋环流、大气风场变异和海水比容效应则是影响海平面年际变化的重要因素。在黑潮流量大的年份,东海黑潮流域的海平面年际变化主要受黑潮地转效应的影响;当Rossby波引起的海平面正异常传至东海黑潮,由于地形作用能量发生累积,而此时黑潮流量小强度较弱,海平面变化中Rossby波起主要作用。.海洋大尺度环流变异对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的:一方面是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的大气风场变化引起的海洋局地调整;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影响西边界流,改变进入东中国海的质量、热量,进而影响东中国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结果还表明,20世纪的东中国海海平面年际变化与热带太平洋频发的El Niño Modoki事件有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海洋环流对太平洋海平面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影响
东中国海海平面年际、年代际变化机制
太平洋海平面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对我国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中国海域海平面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