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是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和信号放大的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本项目将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夹心免疫反应、光学和电化学传感技术相结合,构建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的光电多功能免疫传感器。以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玻璃为光电多功能免疫传感器的载体平台。利用夹心免疫反应,以两种不同方法(酶标二抗和Au纳米粒子标记二抗)控制Au纳米粒子的催化生长,用各种光学和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检测。在酶标记二抗的方法中,黄嘌呤氧化酶或葡萄糖氧化酶标记的二抗作为还原体系,通过夹心免疫反应来控制Au纳米粒子的催化生长。在Au纳米粒子标记二抗的方法中,Au纳米粒子晶种由夹心免疫反应结合到ITO片上,再加入还原剂实现Au纳米粒子的催化生长。通过研究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所引起的光学和电化学信号变化,阐明Au纳米粒子在免疫反应中催化生长的机理,发展高性能、多功能的免疫传感器。
本项目将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夹心免疫分析、光学和电化学传感技术相结合,构建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的光电多功能生物传感器。在夹心免疫反应中利用抗体-酶(葡萄糖氧化酶或过氧化氢酶)-Au纳米粒子作为第二抗体,构建了光谱、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实现电化学或光谱传感信号“增强”或“猝灭”两种模式。采用光谱、电化学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在液相中Au纳米粒子的催化生长机理。研究发现,一些有机小分子(鸟嘌呤、腺嘌呤、黄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等)对Au纳米粒子的催化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以此构建了电化学、光学生物传感器。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8-羟基喹啉纳米薄膜。研究了金属离子(Zn2+、Cd2+、Mg2+、Pb2+等)-8-羟基喹啉纳米薄膜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对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的影响。在ITO导电玻璃上沉积ZnS、CdS、PbS纳米薄膜。研究了ZnS、CdS、PbS等纳米薄膜催化生长Au纳米粒子的机理。利用H2O2对CdS薄膜生长Au纳米粒子的抑制效应,建立了新的免疫传感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保护剂,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了CdS量子点,对其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制备了复合半导体血红蛋白修饰Fe3O4@SiO2纳米粒子,并负载在ITO导电玻璃上。研究了血红蛋白的电化学行为,并构建了H2O2传感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原位实时SAXS和XAS研究Au、Pt纳米粒子生长动力学
Au@Pt核壳纳米粒子的种子外延法生长及其机制、光吸收和电催化性能研究
金纳米颗粒的限域生长及FeOx-Au@SiO2纳米结构的催化活性
基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亚铃型Au-Fe3O4纳米粒子的多功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