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作物的化感特性控制杂草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水稻的一些品种被证明具有化感作用特性。然而,水稻产生化感作用的主要化感物质到底是酚酸还是稻壳酮类物质至今没有定论。本项目将利用RNA干涉技术,研究水杨酸信号途径和酚酸合成关键酶基因(PAL)、茉莉酸信号途径调控基因(AOS)和植保素稻壳酮合成关键酶基因(CYC1)基因沉默对水稻化感作用潜力的影响。课题组在已经获得这三个基因的RNA干涉水稻转基因材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生物测定、现代色谱、光谱、波谱技术以及定量RT-PCR、Northern 杂交等分子技术,研究水稻化感作用水平的变化;酚酸含量、稻壳酮含量及其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两条信号转导途径的交互作用。研究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水稻产生化感作用的关键物质以及分子调控机制,为利用水稻化感特性进行抗草育种基因工程提供理论指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沉香色酮合成途径中关键聚酮环化酶基因的挖掘及调控机制研究
胡薄荷酮对TLR信号转导通路MyD88和TRIF途径的影响
关键酶编码基因的可变剪接对丹参酮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水稻化感作用机制与基因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