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本课题组首先注意到近等基因系在小麦基础性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研制出H1606、H1621、H1636三类株高近等基因系和中国春小麦遗传背景和分别表现高秆不育、高秆可育、矮秆不育、矮秆可育的近等基因系。H1606、1621、H1636株高近等基因系所涉及的矮秆基因都是隐性,对赤霉酸反应不敏感,降秆强度分别是13.7%,21.3%和28.5%。在H1636中,高秆系与矮秆系配由的单基因杂种,其单株产量显著高于亲本系,表现出明显的杂合效应。利用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配制21个单染色体杂种和20个双染色体杂种,试验结果表明,一些染色体的杂种分另别在穗长、穗粒数、数重和单株产量上表现出杂合的遗传效应;在双染色体杂种,不仅可以确定杂合性对产量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将其分解。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小麦新种质H461寡分蘖基因遗传分析及近等基因系创制
利用早衰小麦近等基因系研究小麦早衰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
小麦抗条锈近等基因系的创建
新疆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近等基因系与小麦品质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