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上游植被格局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及其与土壤环境的互馈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35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陈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建辉,章高森,张威,贠汉柏
关键词:
时空模式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机制疏勒河上游土壤环境
结项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是疏勒河上游主体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基因库等多种生态功能,是当地群众从事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变化和认为活动,疏勒河上游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迅速,造成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存发展,已引起政府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项目拟以疏勒河上游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气候、草地植被和土壤环境的定期观测,阐明植被生态特征和土壤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从水分利用策略、光合适应机制及其调控因子以及信号转导级联机制等来揭示植被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阐释该地区草地植被和土壤环境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和内在互作机理,从而为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模型建立提供基础资料,进而为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在疏勒河上游区域按照不同冻土类型和不同植被类型(海拔)进行了连续三年的野外样方调查,结合野外测量土壤的呼吸速率以及土壤温度,以及室内实验分析所得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土壤理化因子及微生物组成与生理代谢活性,阐明了植被生态特征和土壤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了植被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阐明了疏勒河上游植被分布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揭示了垫状植物通过改善微环境,为其他物种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变了高山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的规律。.2)阐释了疏勒河上游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温度和植被覆盖的耦合关系,明确了疏勒河上游冻土活动层土壤水分的含量是影响区域内植被生长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主要限制因子.3)揭示了疏勒河上游微生物组成与生理代谢活性变化特征,阐释了植被类型、冻土类型以及人为扰动对其的影响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沙障作用下植被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批准号:3150058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原伟杰
学科分类:C161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生态格局与水文过程的流域水资源和粮食互馈效应调控研究

批准号:5187918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发文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沙漠矿物风化程度与生态修复的互馈机制研究

批准号:5140911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田世民
学科分类:E09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石羊河下游荒漠植被与土壤互馈关系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4167109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段争虎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