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速性、普及性、扩散性和渗透性以及近4亿网民和十万"水军",如何有效调控事件信息的网络传播是当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针对网络在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方面的"双刃剑"作用,提出采用建模仿真方法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机制及控制手段的思路。以复杂性理论、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基于社会物理学的思路对个体自适应行为机制的定量研究为突破口,以基于Agent的计算机仿真为技术手段,重点研究突破网民自适应、多种因素作用于网民传播行为的动力学机制、信息的激励与遏制机理仿真实验等关键技术,将逻辑结构分析和仿真模型方法分析结合起来,通过构建集传播机制分析、传播控制分析与传播态势预测为于一体的仿真模型,为科学调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有效降低该类信息的负面效应、增强正面舆论引导作理论指导,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提供辅助。
本项目从复杂性科学与传播学两大领域交叉融合的视角入手,利用建模与仿真方法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在很好地完成了项目申请书各阶段预定的研究计划,并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研究、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和应用模型等三个方面对原定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扩展,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通过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要素特征、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强度及其传播信息流的分析和界定,统一建模中与危机相关的目标事件和目标信息的度量,突出了危机信息传播中信息流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这一关注和研究重点;基于着色Petri 网建立了面向Agent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系统逻辑结构模型,利用Petri 网对离散事件动态系统进行逻辑层次建模方面的优长,弥补了基于Agent的方法在分析系统整体结构,将系统宏观结构和微观行为有机地联系起来;采用社会物理学的隐喻、类比方法解决了个体的“适应性”难以描述、难以量化的难题,体现了网民适应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利用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实现的多Agent的仿真模型进行的非受控运行模式实验和受控运行模式实验说明,本研究以发现和掌握网络危机信息传播及控制的本质性规律为出发点的研究,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和控制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理论依据,体现了本课题研究价值和意义所在。.课题研究期间,资助出版专著2部,发表或录用了学术文章33篇;培养5名博士后,研究生8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谣言传播机理仿真研究
公共突发事件中非友好人群行为的仿真研究
公共突发事件中人群紧急疏散动力学建模和仿真
非常规突发事件中信息分类、信息传播与认知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