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海洋学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上海洋研究热点之一,而南海低纬海区晚第四纪高分辨率孢粉、藻类现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迄今对于热带低纬地区冰期时陆架上植被类型、水热状况、短尺度气侯变化过程及规律缺少了解。本项研究对南海低纬海区采的4-5个深海柱状样(样间距2-5cm,分辨率达百年级),以孢粉、藻类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粒度分析和高精度AMS14C测年、氧同位素分析及已做样品孢粉、藻类-气候环境参数数据库,建立南海低纬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孢粉、藻类、沉积相组合序列,重建各时期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摸清末次冰期时陆架上植被种类型。从孢粉、藻类分析恢复古气侯信息中特别要抓住短尺度气候变化事件,以此进一步探讨热带低纬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机理,为探索低纬地区的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是热带驱动还是高纬冰盖驱动或双重驱动)及南海区域性环境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提供新证据。
三年来按原定计划在南海低纬海区采集了4个深海柱状样(样间距5cm,),以孢粉、藻类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粒度分析和高精度AMS14C测年及研究者前几年已做表层和柱状样品孢粉、藻类资料,建立了南海低纬地区晚第四纪沉积孢粉、藻类组合及沉积相序列,且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重建各时期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取得了古气候信息,进一步摸清末次冰期时陆架上植被种类型。进一步探讨热带低纬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机理,为南海区域性环境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提供新证据。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本项总结成果己发表论文10篇(8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2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并被SCI检索 )。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高浓度煤粉火焰中煤质对最佳煤粉浓度的影响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南海晚第四纪气候与深部水团演变的沉积记录
雷琼地区湖相晚第四纪孢粉分析及定量古环境研究
毛乌素沙漠晚第四纪的高分辨率孢粉记录与环境变化研究
黄土高原地区红粘土孢粉记录的生态环境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