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对中国动物若干代表类群的生物地理学进行研究,取得了主要结果有:1.提出了欧洲—中国(秦岭以北),欧洲—中国(包括华南)—北美,中国—东北亚,印度北部—中国南部、中国西南—马亚亚等特有分布区;2.根据系统发育分析,提出了这些特有分布区之间区系关系的假设,3提出了中国动物区系主要渊源于劳亚大际及印度次大陆—马来亚陆块,劳亚种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方,区系关系与北美较近,印度—马来亚种类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部分类群向北扩散至东北亚,区系关系与非洲,澳洲较近;4.认为海南岛与印支那的生物地理关系较近;5.建议建立青藏高原动物地理区;6.建立了中国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分布的数据库,修订了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黏粒阳离子交换量估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中国粮食产量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黄蚜小蜂属chrysomphali-种团2新种记述(膜翅目:蚜小蜂科)
7.5~7.0cal.kaB.P.气候事件在中国地区的表现及其动力机制
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半翅目Hemiptera)昆虫足前跗节的比较形态学与演化研究
中国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学分析(以哺乳动物为主)
微小陆生贝类在动物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基于中国陆生脊椎动物谱系和功能多样性保护热点的保护区布局分析与规划
川、滇、藏交界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