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现状和特点,以一株筛选自红树林湿地高效、广谱降解PAHs的海洋细菌为模式菌株,开展海洋细菌降解PAHs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该模式菌株归属于新近发现的、在海洋PAHs污染环境中占优势的、且对PAHs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新鞘氨醇菌属海洋细菌。以环境毒性高、难生物降解的5环PAH-苯并[a]芘为模式化合物,一方面,采用核酸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已报道的且亲缘关系较近的菌株的降解基因信息为参考,设计引物或者探针进行已知降解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和克隆;另一方面,采用表达蛋白质组技术,分析比较在受不同PAHs诱导和未受诱导下降解菌蛋白质的表达差异,从降解酶系的角度出发,定向捕捉未知的降解基因。最后,整合以上信息,解析海洋细菌参与PAHs降解的相关酶系和功能基因,并结合中间代谢产物的分析,推测海洋细菌降解高分子量PAHs的可能代谢途径,以揭示海洋细菌降解PAHs的机制与过程。
针对当前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现状和特点,本研究以一株筛选自红树林湿地高效、广谱降解PAHs的海洋细菌strain F2为模式菌株,开展海洋细菌降解PAHs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该模式菌株归属于新近发现的、在海洋PAHs污染环境中占优势的、且对PAHs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新鞘氨醇菌属(Novosphingobium)海洋细菌,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train F2与Novos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 US6-1T同源性最高,达到了99.7%。本研究对strain F2对菲、芘和苯并芘(三环至五环PAH)降解特性、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关键酶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推测海洋细菌降解高分子量PAHs的可能代谢途径,以揭示海洋细菌降解PAHs的机制与过程。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降解能力检测表明,新鞘氨醇菌strain F2能高效降解3-5环PAHs,经过24h,36h和48h后对起始浓度为10ppm的菲、芘和苯并芘的降解率分别可达到86.62%,31.81% 和 22.18%;.在双向电泳(2D-E)分离差异表达蛋白前对strain F2全蛋白提取和电泳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了理想的蛋白图谱;通过功能蛋白组学分析和串联质谱鉴定,发现了在PAHs诱导下strain F2产生了的包含PAHs降解,转运和调节因子,碳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特殊功能蛋白和未知功能蛋白在内的七大类功能蛋白;根据环羟基化双加氧酶α亚基和4-羟基苯甲酸3-单加氧酶的基因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反转录实时PCR分析发现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在不同底物诱导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strain F2在通过环羟基化双加氧酶开环后经一系列的酶作用后,经3-氧代乙二酸通路中的水杨酸或者邻苯二甲酸支路生成TCA循环的中间代谢物进入TCA循环并最终降解成H2O和CO2。.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新鞘氨醇属海洋细菌降解高分子量PAHs的分子转运与代谢调控机制研究
海洋环境中高分子量PAHs降解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利用
鞘氨醇菌生物降解二芳基醚类物质机理研究
鞘氨醇单胞菌SW-2降解H酸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