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壶菌对致倦库蚊幼虫易感染,白纹伊蚊次之;对中华按蚊不感染。前两种蚊幼受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死亡高峰,受染蚊幼最终因不能化蛹死亡。蚊幼感染后变化为:组织内糖原、蛋白质、核酸等逐渐减少到消失;碱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而脂酶活性升高;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个别上升;多种维持生命必须元素含量减少而有害元素出现储积;血淋巴细胞总数随感染时间表现出先增加、再急剧增加、然后复原的变化,将血胞和粒血胞比例增加,浆血胞并出现空泡、变形等变化。上述变化显示大链壶菌可通过掠夺蚊幼体内营养,干扰酶活性、影响正常元素的含量等导致蚊幼虫发育障碍甚至生命活动停止,并提示该菌还可能通过毒性和免疫反应机制使蚊幼急性死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大链壶菌细胞核的初步研究
生物灭蚊的研究
云南横断山区蚊类物种多样性大尺度空间分布格局与蚊媒疾病关系的研究
一株贵州新分离的灭蚊腐霉的灭蚊机理及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