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假肢的生物机电系统建模与控制方法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10507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张峰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苏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中,李娟,范立成,钱驰,卢军平
关键词:
助残康复机器人非线性映射生物力学表面肌电信号
结项摘要

近年来,医、工学科的结合为下肢残疾患者的肢体功能补偿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通过肌电信号控制智能假肢,可以解决传统假肢控制的不自然、易疲劳等问题。本课题将研究智能假肢机器人的生物-机电系统建模、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下肢运动模式建模、表面肌电、下肢关节生物力学建模等关键技术,完善助残康复机器人的生物-机电系统分析及建模理论,建立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下肢关节生物力学模型,从而建立多通道表面肌电-上肢多关节复合运动模式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本研究将为助残康复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通过多信道采集人体行走过程中下肢股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前肌处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动作捕获系统获取了下肢运动过程中关节角度变化、力矩、关节功率以及足底力的大小,通过数据之间的关系判断得到假肢膝关节的步态相位和具体运动位置,并由此获得下肢步态周期规律。利用肌电信号分析相关肌肉活动情况,对起立、行走和上下楼梯等最常见的日常下肢动作进行对照分析,得到不同的下肢动作模式对应不同的肌肉兴奋时间和兴奋程度的对应关系。分别使用时域、频域、功率谱比值法及根据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分析思想,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原始肌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获得相应肌电信号特征量;从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入手,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模式识别。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种特征值融合的方法,解决了单一特征值表征能力较差的问题。通过分析人体腿部的解剖结构,根据人体腿部形态学模型的重建流程,分别对CT 图像的预处理、人体腿部三维形态学模型的重建方法及模型的简化算法进行了相应研究。从人体步态试验得到的膝关节角度实验数据入手,通过曲线拟合,建立了膝关节的运动数学模型,得到了下肢膝关节的运动函数曲线,由此可以通过下肢步态相位判断方法获得下肢的步态相位,实现假肢膝关节的控制。最后设计了假肢膝关节的模型样机,搭建了实验系统,通过人体步态采集实验对假肢膝关节的机械结构、步态识别、步态规划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分析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DOI:10.13930/j.cnki.cjea.181086
发表时间:2019

张峰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面向维护的机电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设计优化方法

批准号:5087508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黄良沛
学科分类:E05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面向智能体系统决策控制模型的TVDBN建模方法研究

批准号:6156201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任佳
学科分类:F06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融合增强学习机制的智能假肢肌电控制方法

批准号:5120508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大鹏
学科分类:E05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智能膝上假肢肌电信号全周期控制原理与方法的研究

批准号:39770214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金德闻
学科分类:C1005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