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天山北麓不同植被类型下AM真菌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土壤中球囊霉素总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中的贡献、AM真菌对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通过植物-菌根菌丝连续体系向土壤有机碳库中分配、AM真菌与植物共生体增强土壤有机碳固持的互馈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13C/14C 同位素示踪技术、隔网分室技术、AM真菌分子探针技术等手段,揭示荒漠-绿洲系统中植物-AM真菌共生体系协同作用下植物对碳的固定、二氧化碳通过植物根系-AM真菌向土壤中的分配和固持过程,定量评价AM真菌在漠境生态系统中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研究成果将深化对于荒漠生境中植物-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学意义的认识、丰富荒漠生态过程与调控的理论,为进一步揭示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菌根在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土壤碳固持和土壤物质循环中的作用、AM 真菌对荒漠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不同增温条件下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介导的土壤碳固持研究
不同氮磷肥力下丛枝菌根介导的土壤碳固持研究
丛枝菌根对玉米根际土壤碳矿化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机制
氮素富集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周转的调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