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能智能微振动控制系统理论与试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17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4.00
负责人:魏克湘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石沙,夏平,宋欣荣,白泉,刘军安,张全富,陶柳
关键词:
电流变弹性体自供能智能结构微振动控制隔振平台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对基于电流变弹性体的自供能智能微振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动静态力学特性、可控性等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材料配方的电流变弹性体在力- - 电场耦合作用下的粘弹性力学行为,提出高性能电流变弹性体的优化设计制备方法;研究电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结构设计理论及方法,建立电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理论分析模型,仿真和实验分析外加控制电场和振动激励对隔振器的动力学特性与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基于压电俘能效应和电流变弹性体的自供能智能隔振器的集成原理和方法,建立其简化动力学模型,分析振动激励、压电俘能输出与电流变弹性体动态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基于电流变弹性体自供能智能隔振器的模拟隔振平台,对所构建的模拟隔振平台进行试验测试与分析,评估和验证自供能智能微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可控频带。本项目的研究将为精密隔振平台的宽频微幅自适应振动控制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项目摘要

本项目对基于电流变弹性体的自供能智能微振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动静态力学特性、可控性等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材料配方的电流变弹性体在力——电场耦合作用下的粘弹性力学行为,提出高性能电流变弹性体的优化设计制备方法;基于电流变弹性体的不同受力方式,设计了剪切式和挤压式电流变弹性体减振器,建立电流变弹性体减振器的理论分析模型,仿真和实验分析外加控制电场和振动激励对减振器的动力学特性与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自供能智能悬架的滚动压迫振动能量俘获装置的概念设计,分析了结构设计参数对俘能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搭建实验平台对其俘能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基于压电俘能效应和电流变弹性体的自供能智能隔振器的集成原理和方法,在分析自供能智能减振器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在其自反馈耦合控制中引入Karnopp 控制规则,建立相应的控制模型,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本项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被SCI、EI检索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培养硕士研究4名,已毕业3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魏克湘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非线性压电智能复合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批准号:1117222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孙清
学科分类:A07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储能式自供电压电无线智能微传感器新技术研究

批准号:60374045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李平
学科分类:F03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尺度土木结构振动分散化智能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

批准号:1117208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建国
学科分类:A081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面向物联网的自供能电路理论与系统芯片

批准号:6167409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勇攀
学科分类:F0402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