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应用景观生态学前沿理论和方法,基于湿地科学理论与方法框架,以新疆为例,通过定位、半定位及历史资料收集,采用3S技术,通过干旱区湿地分类,分析其多功能特性和竟争与共生原理,揭示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过程的关系,提出干旱区湿地多功能景观设计/建设原理,以及多功能景观辨识方法,为干旱区湿地景观的多功能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乡村类型视角下干旱区社区恢复力评估及优化策略--以民勤绿洲为例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基于高频遥感数据和景观指标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研究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与遥感测度
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绿洲演变研究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安全与生态需水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