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通过砂岩油气储层中主要成岩矿物的形成讨论了孔隙水与砂岩组成之间的反应。普遍以次生加体测温表明其形成于90℃-110℃,具有多期幕式特征。Sio2主要来源于层系内部,与粘土矿物转化、长石溶解以及化学压溶有关。形成反应受控于Sio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和热动力学平衡。中生界砂岩中的自生浊沸石是斜长石钠长石化的产物,形成于95℃-126℃。孔隙水介质具高Ca(2+)活度,pH值大于9以及低Pco2特征。温度为次要条件。砂岩中成岩早期方解石的形成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煤系地层中缺乏此类胶结物。晚期方解石的δ(18)O值为-10--18.34‰(PDB),形成温度为95℃-136℃。Sr(2+)、Fe(2+)、Na(+)、和K(+)含量高与长石的溶解作用有关。δ(13)C值随不同的CO2来源而有差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及储层岩石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松辽北部中生界陆相薄互层油藏层序特征及评价系统
吐哈盆地侏罗系储层地球化学研究
成熟盆地复杂岩性储层地球物理响应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