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维度降低,会产生新的量子效应,因而减少了两个维度的纳米线现在倍受关注。特别是核壳同轴纳米线,其可实现较大晶格失配的异质外延,还可在异质壳层间形成束缚势垒减少声子散射增强载流子输运。最近已有研究表明利用核壳同轴结构的Si纳米线可以实现纳米电源,但其光伏转化效率还很低,可选的结构单一。本课题着眼于具有更多带隙结构选择的III-V族半导体材料InGaAsP等,研究其形成多壳层同轴纳米线结构的光伏特性。在研究中,我们利用第一原理计算进行电子结构预测和分析,采用气-液-固(VLS)机制沉积纳米线,在原子力显微镜(AFM)上结合自主研发的表面光电压谱仪(SPS)进行结构和光伏特性的测量。通过理论与实验结合,研究多壳层同轴纳米线表面能带弯曲、壳层间束缚势垒对电子空穴复合几率的降低,多壳层中一维量子阱对能带结构的调节等光伏特性,从而提出制备纳米电源的新机制,以实现具有高效率的纳米电源原型器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同轴多壳半导体纳米丝脆韧断裂行为及变形机理研究
III-V族半导体异质结构二维电子气的自旋输运特性
一维III-V族半导体纳米线在二维材料表面范德华外延生长及机理的研究
II-VI族半导体芯/壳纳米线异质结中的应变和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