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菟丝子非专一性寄生外来入侵种薇甘菊,并显著抑制薇甘菊生长与繁殖的现象为切入点,通过研究菟丝子与薇甘菊相互作用的生理响应机制和生态效应,试图以寄生关系植物间的拮抗作用,建立一个控制薇甘菊较为理想的、安全的生物防治模型。特别是结合我们自己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寄生植物对寄主生存状态预先感知与同步响应"的新假说,针对这个假说设计相关实验。在研究内容上,抓住寄生植物学的前沿科学问题,重点研究寄生植物对寄主生存状态的感知,以及对寄主生活史和资源利用作出的响应、寄生植物与寄主之间物质传输机制。本项目遵循"现象-假说-验证-应用"的思路,拟开展"以本地种防治外来种"、"以草治草"的长期基础应用研究,以期对植物寄生生物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作出创新性贡献,建立利用菟丝子有效防控薇甘菊危害的完整的、可操作的技术措施,丰富外来种生物防控的技术体系,满足国家生态安全的需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视角的生态补偿区域划分与标准核算--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菟丝子对恶性杂草薇甘菊的寄生生理机制研究
用寄生植物菟丝子致死恶性杂草薇甘菊的机理及其生态安全
菟丝子寄生下游击型克隆植物的行为和生理生态适应机制
滇西外来物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跨境入侵机制与扩散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