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国外一些研究显示,在结直肠镜密切监护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仍有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对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认识[1]。1996年以前,结直肠锯齿状息肉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不会恶变。近年来病理形态学上发现一系列以距齿状结构为特征的相关病变,这些病变在分子基因改变上形成与普通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明显不同的"锯齿状通道(Serrated Pathway)",约有10-15%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来源于此[1]。被认为是散发性结直肠癌癌变的新通道。国外目前对锯齿状病变的形态学及癌变分子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对这此病变认识模糊,大部分漏诊。本课题已收集100余例锯齿状病变并进行了细胞增殖状态的研究。拟进一步对各类型锯齿状病变的形态学诊断标准;RARs基因在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对该病变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预防及早期治疗结直肠锯齿状腺瘤,探讨其癌变分子机制及标志物,减少CRC发病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癌基因Stat3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中的作用
肿瘤-睾丸抗原Rec8在结直肠癌进展中调控肿瘤干细胞样表型的作用及机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结直肠癌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与机制
酸性肿瘤微环境调控维生素D受体对结直肠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