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合成代谢较为复杂,研究低植酸突变和亲本种子发育时期植酸突变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与其它植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相互间关联的信息,为分离低植酸突变基因,克隆植酸合成代谢功能基因,进而应用反义遗传学的方法创造新的突变体,进而开发低植酸品种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它作物中植酸合成和突变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低植酸突变(lpa1-2,lpa2-1),其中lpa1-2已初步明确由MIPS1基因的缺失突变所引起,其表达功能尚未验证,突变对其它植酸合成基因的表达模式的影响尚不清楚。lpa2-1经生化特性的详细分析,发现其突变可能是由肌醇磷酸激酶(IPK家族)的突变所引起,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尚未进行。利用比较遗传学的办法,对已报道的低植酸突变相关基因(MIPS1、IPK1、ITP5/6K、MIK、IPK2等)在突变体中分离,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其表达特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两个大豆低植酸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和育种价值的研究
影响大豆低植酸突变体籽粒活力的因素分析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
水稻低植酸突变新种质的特性研究与突变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定位
水稻新型植酸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