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发动机台架试验、数值模拟和光学诊断,研究二甲基呋喃(DMF)-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不同比例的DMF-柴油混合燃料理化特性的评价,混合气特性和燃料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定量研究缸内混合气汽/液相浓度分布特性、当量比分布特性以及喷雾体内的温度分布特性;低温燃烧中间产物和自由基的演化历程,混合燃料碳烟生成机理和缸内分布特性,并从动力学角度研究DMF对混合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的影响;采用独立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和可调的进气增压系统,系统研究DMF-柴油混合燃料的低温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提出适合于低温燃烧的DMF比例,探索DMF-柴油混合燃料实现高效清洁燃烧的控制策略。这些研究对发展柴油机低温燃烧技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推动DMF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和缓解能源危机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虽然DMF理化特性与汽油相似,且之前的研究者研究表明在点燃发动机上其性能与汽油差异较小,但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燃发动机上其燃烧和排放特性与汽油差异较大,主要为滞燃期的影响。DMF-柴油混合燃料可大幅降低碳烟排放,当DMF比例达到40%(D40)时,可在整个EGR率区实现无烟燃烧,Soot-Bump区消失,解决了NOx和碳烟之间的矛盾关系,且经济性和其它排放性能没有恶化。碳烟的大幅降低和混合燃料滞燃期延长有直接关系,滞燃期的延长导致燃烧噪声变大,即出现的碳烟和燃烧噪声之间的矛盾。在混合燃料中加入十六烷值添加剂硝酸异辛脂(EHN)后,燃烧噪声大幅降低。在D40燃料中,当EHN比例达到2%时,燃烧噪声达到了纯柴油的水平,但和纯柴油相比,碳烟排放降低85%以上,即EHN的添加解决了碳烟和燃烧噪声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也为低温燃烧模式中燃料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思路。随EGR率变大,NO所占比例先降低后升高,NO2所占比例先升高后降低,DMF的加入在整个EGR率区内都会增加NO2所占比例,但其可降低CH4和HCHO比例。在燃烧和排放性能上,相同比例的DMF-柴油与正戊醇-柴油混合燃料差异都较小,但比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降低碳烟的效果明显。通过光学诊断表明,含氧燃料的添加降低了燃烧火焰温度和火焰面积,减少了燃烧过程中的碳烟排放。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宽馏分含氧燃料低温燃烧基础理论研究
柴油机低温燃烧碳烟生成机理基础理论研究
不同生物燃料与柴油掺混后对低温燃烧过程影响的基础研究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水三元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