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系统温室气体的量化和产生机制研究—太湖流域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0811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王延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江亭桂,邹敏,潘国权,张玉清,许津津
关键词:
污水处理生态土壤氧化亚氮植物甲烷
结项摘要

本课题紧密跟踪国际上近几十年来关于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和甲烷的源与汇这一热点研究领域,针对目前逐渐兴起的土壤-植物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以太湖流域污水生态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系统温室气体的量化和产生机制研究。探讨基质中硝化菌、反硝化菌、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空间分布对氧化亚氮和甲烷逸出量的贡献程度以及生存环境和植物生长对其产生的影响,明确生态土壤系统氧化亚氮和甲烷的产生机理。筛选植物群落,并针对优势植物群落建立氧化亚氮和甲烷的定量模型,通过该模型进行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系统氧化亚氮和甲烷的排放预测,为优化设计和推广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项目摘要

针对目前逐渐兴起的土壤–植物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以太湖流域污水生态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系统温室气体的量化和产生机制研究。探讨基质中功能菌的空间分布对N2O和CH4逸出量的贡献程度以及生存环境和植物生长对其产生的影响,明确系统N2O和CH4的产生机理。建立N2O和CH4模型,预测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系统N2O和CH4的排放量,预测效果较好。本研究为优化设计和推广生态土壤污水处理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1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TOP)收录1篇,国内核心刊物9篇,国际会议论文(IEEE)EI收录2篇。培养毕业1名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王延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070853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7310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731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湖泊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

批准号:7074102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赵来军
学科分类:G031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太湖流域水生态服务供需空间量化、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

批准号:4170121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陶宇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生态服务空间流动模拟研究——以泾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为例

批准号:4177157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周自翔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太湖流域典型耕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机理与评估

批准号:4137153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徐昔保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