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效果脑神经机制的影像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148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3.00
负责人:洪友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杞柱,周继和,梁东梅,李静先,李溪,高瞻乐
关键词:
姿势控制磁共振成像平衡稳定太极拳摔倒
结项摘要

研究证明长期的太极拳练习可以改善保持平衡的能力和姿势控制相关因素,如下肢的 本体感觉、下肢肌肉的反应时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进而预防老年人摔倒。但对太极效果的神经机制缺乏了解。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高尔夫球、跳水、射箭等运动能引起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于太极拳练习是否可导致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平衡能力及姿势控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无报道。本项目将应用神经影像学与人体运动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使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干预的实验设计研究1)长期太极拳练习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2)一年太极干预训练对老年人和青年人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3)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平衡能力及姿势控制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研究结果将揭示太极拳练习改善平衡能力及预防老年人摔倒效果的中枢神经机制并为运用运动干预改善老年人身体功能及降低摔倒危险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研究内容:比较接受一定时间太极干预(24周,48周,10年以上)的老年女性与一般老年女性在大脑结构,平衡能力,膝、踝关节运动感觉以及下肢神经肌肉反应时方面的差异。..重要结果:1)练习太极平均年限为8.45年的老年女性胼胝体压部FA值升高,表明太极拳练习对大脑白质纤维改变有积极意义,而这种改变与练习年数及练习等级有一定相关性,表明长时间并且熟练的练习太极拳能够延缓老年人脑体积的萎缩,推断平衡能力的增强可能与此有关。2)24周太极拳干预显著改善了老年人动态条件下姿势控制的精确性以及膝关节屈、伸运动感觉及踝关节背屈运动感觉。3)48周太极干预后,太极组老年女性的静、动态平衡能力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膝关节屈、伸运动感觉以及踝关节趾屈、背屈运动感觉改善显著,股直肌、半腱肌、胫骨前肌、腓肠肌神经肌肉反应时间显著缩短。总体而言,48周的太极拳锻炼对受试者静、动态平衡能力,膝、踝关节运动感觉以及下肢神经肌肉反应时的改善效果优于24周和0周。4)10年以上的太极锻炼显著改善了老年女性静、动态平衡能力。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洪友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抑郁症患者下丘脑神经影像学征象及其意义

批准号:8127150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东林
学科分类:H100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功能磁共振影像学的运动反馈脑网络研究

批准号:8140148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行
学科分类:H27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太极拳运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3084004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虞定海
学科分类:H1818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电针促进运动皮质区脑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

批准号:8180388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钻芳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