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表观遗传学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DNA甲基化作为重要机制之一,可能在肾细胞癌的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项目组成员在预实验中通过高通量微距阵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具有异常甲基化的新基因TUSC14,并在多种肾癌细胞株中证实其具有抑癌基因功能,另外我们还发现,高迁徙转录因子家族成员SOX7、SOX17可能是具有异常甲基化的候选抑癌基因。本项目拟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如下研究:1)利用药物诱导重编程、高通量微距阵技术筛选更多新的候选基因,完善肾细胞癌甲基化谱;2)鉴定肾细胞癌中新筛选的基因是否具有抑癌基因功能,并通过血液、尿液标本筛选出具有特异性及敏感度高的基因;3)通过统计学分析候选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肾癌发生、分期分级及复发转移等的关系;4)分析候选基因的抑癌功能,探究可能的分子机制。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除各种理化因素外,遗传与表观遗传学的异常改变也与肾癌的发病密切相关。肿瘤中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可导致抑癌基因表达沉默,从而失去其抑癌作用。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在肾癌中特异性甲基化谱。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筛选发现IRF8、PHCD10及CDH11在肾癌中存在异常甲基化。MSP检查结果显示这三个基因在肿瘤中的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分别探究其甲基化与临床相关信息的关系。此外,针对IRF8,我们还进行了功能及机制的深入探索。综上所诉,探求肾癌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对肾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肾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抑癌基因IRF8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及分子机制研究
新候选抑癌基因NLK在肠癌中的功能鉴定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研究
新候选抑癌基因VEZT在胃癌中的功能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
反义RNA及抑癌基因表观遗传学沉默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