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发射为研究远离质子滴线原子核提供了原子核结构信息。投影壳模型是一个完全量子力学的模型,成功地应用于原子核结构的研究。本项目是将投影壳模型推广至可以对质子发射现象进行微观的理论研究。结合能谱的实验数据,找到合适的计算参数,用于预测新的质子发射核的基态和同质异能态的自旋和宇称,以及它们的能谱;并研究这些核的基态和同质异能态的自旋和宇称的系统性。研究原子核的高自旋态可能出现的奇异现象。发展投影壳模型,使其可以用于计算质子发射核半寿命,为实验鉴别新的质子发射核的基态和同质异能态提供理论依据。
质子发射为研究远离质子滴线原子核提供了原子核结构信息。投影壳模型是一个完全量子力学的模型。我们在投影壳模型中考虑了适合的准粒子态,并确定了一组适合计算的参数,将此模型首次应用于质子发射核结构和衰变性质研究。我们研究了实验中观察到的141Ho 的转动带,结果暗示来自3/2+态的 跃迁被强烈地抑制了使3/2+态为同质异能态,这个态的质子发射称为优先的衰变模式。通过准粒子带交叉,解释了转动惯量中出现的突变现象。发现了十六级形变对这个质子发射核有着重要作用。预测了质子发射核151Lu高自旋同质异能态27/2-态的存在。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根据准粒子带交叉做出了解释。研究了151Lu附近Z=69-79的质子发射核的结构,没有发现高自旋处的同质异能态。计算的正负宇称晕转带的带头相对能量所对应的轨道展示出一定的系统性。预测了奇质子奇中子的质子发射核140Ho,146Tm,150Lu 的基态和同质异能态的自旋和宇称。通过具有signature相关性的准粒子带交叉分析了140Ho和150Lu晕转谱的能级跃迁中出现的signature反转现象。 最后,我们探索了在投影壳模型框架中计算质子发射半衰期的方法。.这些结果为理解质子发射核性质及实验鉴别新的质子发射核的基态和同质异能态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投影壳模型对原子核β衰变的研究
质子晕核性质和矮偶极共振的壳模型研究
壳模型研究质子晕核矮偶极共振的集体性
基于投影壳模型的位能面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