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CH4吸收和N2O排放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6501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3.00
负责人:焦燕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峥嵘,张宝林,张景霞,常成虎,杨文柱,敖伊敏,侯建华,雒晓艳
关键词:
N2O排放CH4吸收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微生物学机理
结项摘要

全球变暖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环境问题,CH4和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农牧交错带的边际性和脆弱性特征已引起广大学者普遍关注,然而,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吸收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理及相互间关系还鲜有研究。本研究拟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为试验区域,采用野外原位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该区CH4吸收和N2O排放规律,揭示土壤因素、气候因素、生物因素的驱动作用。应用培养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基于甲烷氧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的分子生态学角度,结合土壤因素(质地,土壤有机碳,水溶性碳,微生物碳、氮含量等),阐明土壤特性和微生物对CH4吸收和N2O排放的驱动作用,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引起CH4吸收和N2O排放差异的驱动机制和排放机理。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客观评价农牧交错带温室气体的源汇功能,提供有效控制CH4和 N2O排放的措施,也为农牧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针对全球变暖倍受关注的CH4和N2O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研究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CH4吸收和N2O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理。本研究采用野外原位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农牧交错带CH4吸收和N2O排放规律。应用培养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土壤因素(质地,土壤有机碳,水溶性碳,微生物碳、氮含量等), 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农田开垦年限驱动CH4吸收和N2O排放差异。(1)草地转变为农田过程中,N2O排放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开垦5-10年农田N2O排放比草地低10%-50%,开垦50年农田比草地高10%-30%。作物生长季决定N2O排放的单一土壤因子是土壤水分含量。在土壤因子交互作用下,阐明土壤水分含量和NH4+-N 含量是CH4吸收和N2O排放驱动因子。研究证实草地转变为农田的年限能决定N2O排放。(2) 草地开垦为农田开垦年限对土壤特性产生重要影响。草地土壤营养高于草地开垦为农田的土壤,草地转变为农田导致土壤碳储量损失和相关土壤特性改变。0-30 cm土层,开垦50年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3.28 kg C/m2 )显著低于草原土壤(6.32 kg C/m2). 开垦 5, 10, 15, 20, 35和50 农田土壤有机碳和草原相比分别损失17%, 12%, 19%, 47%, 46%, and 48%。开垦50年的农田土壤总氮(35 g N/m2)少于草地土壤65 g N/m2。草地转变为农田的50年中,水溶性有机碳、有效钾、粘粒含量和PH降低,土壤容重和砂粒含量增加。(3)草地开垦为农田,促进CH4吸收。开垦5年-50年农田CH4吸收量比草地土壤增加20%-280%。随着开垦年限延长,5年-50年农田CH4累积吸收量降低。草地土壤和开垦5年-50年农田土壤CH4吸收与土壤水分含量和NH4+-N 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2=0.7380, P<0.01)。草地转变为农田后,土壤水分含量和NH4+-N 含量驱动不同开垦年限的农田土壤和草地土壤CH4吸收差异。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控制CH4和 N2O排放的措施,也为农牧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0.06.027
发表时间:2020
5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105024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研究

批准号:4056100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宋乃平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不同盐土改良方式对滨海盐土CH4和N2O排放的影响机理

批准号:4150124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孙丽英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氮素富集对高寒草甸土壤CH4吸收和N2O排放耦合作用的影响机理

批准号:3147055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程淑兰
学科分类:C0311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地表水热过程的影响

批准号:4153075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贺缠生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29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