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老年性痴呆发病率日益提高且无特效防治药物,老龄人脑健康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现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项目拟从猴头菌子实体有效部位强烈刺激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合成的角度出发,提出猴头菌子实体的脂溶性成分是猴头菌"益气养血,扶正培本"防治老年性痴呆的有效物质的假说。利用现代色谱技术开展从资源丰富的猴头菌子实体中寻找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显著刺激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合成活性的新型小分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利用现代光谱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并确定该类化合物是否为鸟巢烷型二萜。本研究同时还利用半定量RT-PCR法分别测定活性单体及其衍生物对小鼠星型胶质细胞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评价其活性。本研究结果有利于从物质基础上阐明猴头菌防治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对从猴头菌子实体中发现结构新颖、有显著活性的抗老年性痴呆药物先导化合物和拓宽猴头菌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结合前期研究基础,从猴头菌子实体有效部位强烈刺激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合成的角度出发,利用现代色谱和光谱技术从猴头菌子实体中寻找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显著刺激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合成活性的新型小分子化学成分,并确定是否为鸟巢烷型二萜,旨在从物质基础上阐明猴头菌防治老年性痴呆症的机制。.本项目在三年期的资助下,严格按申请书年度任务计划顺利开展了科研工作,已取得下列研究成果:1)猴头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从猴头菌子实体中共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包括一系列hericenones类物质,其中有3个是新化合物。2)猴头菌液体发酵产生猴头菌素P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子实体中没有鸟巢烷型二萜类成分。鉴于鸟巢烷型二萜类成分刺激神经生长因子活性更好,且可以通过液体深层来获得大量的原料,从将来工业化生产的角度考虑,我们针对最主要的二萜化合物---猴头菌素P进行了系统的发酵研究。通过优化氮源、碳源、温度、金属离子、接种量、PH值、转速等因子,使猴头菌素P的发酵产量由文献报道的0.5%-0.8%上升到2%-3%,具备了初步商业化生产的条件。本项目还设计了一套利用柱层析技术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纯化猴头菌素P的工艺,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猴头菌素P样品,可供今后深入的药理研究用。3)猴头菌活性化合物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合成活性研究。7个hericenones类化合物和1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都表现出显著的活性,其中神经酰胺化合物和hericene A的活性表现最显著,其他6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基本差不多。.本项目迄今已发表研究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2篇,一级学报2篇,中文核心刊物1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共培养4名研究生。项目主持人参加了一次国际学术大会和两次国内学术会议,其中一次在全国药用真菌学术会议上做了大会报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利用QTL-seq鉴定猴头菌子实体大小相关基因
羊肚菌子实体生理特性研究
食用真菌子实体发育分化有关基因的研究
麦冬的类似神经生长因子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