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冠心病“痰”“瘀”证侯实质及方证对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189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鹿小燕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耿,张琳,王竹兰,赵莉,文川,张相林
关键词:
冠心病"痰""瘀"证侯代谢组学病证结合方证对应
结项摘要

证侯实质研究始终是中医药领域的关键问题,既往由于手段和方法的限制,使中医证侯这一复杂体系的研究进展缓慢。代谢组学技术融动态、综合、分析于一体,从整体角度研究人体代谢网络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规律,为证侯实质研究带来了契机。"痰"、"瘀"证为冠心病的两大主要证侯,常相互兼夹、互为转化,为临床辨治带来了困难,二者的物质基础有何异同也亟待阐明。本研究即采用病证结合研究方法,以冠心病"痰"、"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同病异证患者间代谢物组谱差异分析,探索冠心病"痰"、"瘀"证候实质,同时引入"以药测证"思路,观察方证对应、不对应治疗后体内物质代谢谱的变化规律,验证其证候产生的物质基础及异同点,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痰"、"瘀"证的辨识能力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应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证候实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项目摘要

证侯实质研究始终是中医药领域的关键问题,既往由于手段和方法的限制,使中医证侯这一复杂体系的研究进展缓慢。代谢组学技术融动态、综合、分析于一体,从整体角度研究人体代谢网络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规律,为证侯实质研究带来了契机。“痰”、“瘀”证为冠心病的两大主要证侯,常相互兼夹、互为转化,为临床辨治带来了困难,二者的物质基础有何异同也亟待阐明。本研究即采用病证结合研究方法,以冠心病“痰”、“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同病异证患者间代谢物组谱差异分析,探索冠心病“痰”、“瘀”证候实质,同时引入“以药测证”思路,观察方证对应、不对应治疗后体内物质代谢谱的变化规律,验证其证候产生的物质基础及异同点。.研究结果:1. 在多种氨基酸、有机酸、长链脂肪酸类、溶血磷脂类、磷脂类、鞘磷脂等代谢物方面,冠心病组相对于健康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大部分的差异代谢物也是痰浊组和血瘀组的共性代谢物。2. 痰浊组和血瘀组的特性差异代谢物主要有Serotonin/Cotinine 、LysoPC(18:0)、7Z,10Z-Hexadecadienoic acid、DPA和PI(38:3),有机酸malic acid和succinic acid,糖类fructose和glucose,氨基酸glycine和alanine以及Palmitelaidic acid等。其中7Z,10Z-Hexadecadienoic acid和DPA在痰浊组中降低,其余则在痰浊组中浓度升高。3. 从回调的代谢物数量来看,痰浊组患者对证治疗和不对证治疗对代谢组的改善没有明显区别,而血瘀组患者对证治疗对代谢组的改善略优于不对证治疗。.课题研究表明:1. 冠心病有特异性的代谢组特征,痰浊和血瘀既有特性差异性代谢物,也有共性代谢物,二者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对于提高冠心病“痰”、“瘀”证的辨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冠心病证候实质的研究提供了客观化依据。2. 痰浊和血瘀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与中医理论的“痰瘀同源”是一致的,作为致病因子,二者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共同致病,亦即“痰瘀同病”,因而在治疗时可以考虑痰瘀同治,提高疗效。3.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方证对应治疗较不对应治疗疗效更好,验证了“以药测证”思路,根据以药测证,通过特性差异代谢物的回调,可以筛选疗效更好的药物,有利于开发治疗冠心病的新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3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4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鹿小燕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及气滞血瘀证的证侯特征及方证偶联的研究

批准号:3090189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许颖智
学科分类:H3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方证相应基础研究

批准号:90709001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欣志
学科分类:H310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及芪参益气滴丸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

批准号:8100151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朱明丹
学科分类:H31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方证对应证候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批准号:9070904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阶
学科分类:H3103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