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用我们经多年筛选获得的高抗玉米穗腐病自交系R15和高感玉米穗腐病自交系478配制F2、B1、B2及F2:3等家系,在用经典数量遗传分析方法初步了解抗性的遗传机制的基础上,采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结合多年多点田间抗病性的考察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穗腐病基因进行QTL分析,确定QTL数目、位置及效应大小,为进行玉米抗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mRNA转录水平上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探索控制玉米抗穗腐病基因表达的时期及差异,比较分析,获取候选基因。.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明确玉米抗穗腐病的遗传机理,基因位置及效应,获得与该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穗腐病表达的序列标签(EST),确定候选基因,初步探明其功能,从而为对进一步克隆和转化抗穗腐病基因,扩大种质资源,选育具有抗穗腐病基因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综合种打下理论与材料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玉米穗粒腐病抗病QTL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热带玉米自交系抗穗粒腐病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玉米穗粒腐病抗病QTLqRfv1的精细定位和分离
玉米穗粒腐病表观遗传修饰及关键调控因子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