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在福建具有典型的生物入侵性,不仅侵占了大量滩涂,也对具有重要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红树林造成了严重影响,云霄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已被互花米草包围。针对这一现状,以及我国湿地保护工程的技术和理论需求,本项目围绕与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密切相关的生态学问题,对云霄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的生长、分布现况进行全面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模拟滩涂潮汐实验装置,结合野外苗木试种和滩涂环境因子的跟踪监测,深入研究红树植物和互花米草的耐淹水生理生态学特性,比较红树植物和互花米草对生境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探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的机制,评价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的效应和后果,提出互花米草的控制措施。为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蟹类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过程中的生态作用和适应机制
互花米草入侵和红树林生态替代对底栖食物网关系的影响及其机制
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水文学机制
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湿地多毛类不同摄食功能群食物组成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