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进展的一重要因素。它诱导心肌细胞过度自噬及凋亡,致疾病恶化。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水平上调在缺血期对心肌细胞系有保护作用。然而,再灌注期,细胞出现过度自噬,最终引起细胞死亡,这可能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细胞在饥饿状态下,低剂量黄连素可抑制心肌细胞自噬及凋亡水平;而且,在体外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中,黄连素呈现类似作用,即于再灌注期下调细胞过度自噬。初步结果提示:低剂量黄连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黄连素对心肌细胞自噬通路调控所涉及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尚不清楚,国内外未见报道。本课题欲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从体外到体内揭示低剂量黄连素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阐明相关的分子机制,为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寻找新的靶点及提供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这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诱导的过度自噬加重心肌细胞损伤。本项目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阐明了黄连素对此过程中过度自噬水平的调控。研究发现,与常氧组比较,在心肌缺氧期,自噬水平明显上调,心肌细胞活性下降;黄连素处理可抑制心肌细胞自噬水平,改善心肌细胞活性;而在心肌缺氧再复氧后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中,自噬水平上调更加显著,同时也导致心肌死亡增加,心肌梗死范围增加。另外,在心肌缺氧/复氧模型中,我们发现p-AMPK and p-mTORC2 (Ser2481)活性也随之增加。然而,黄连素处理显著经缺氧再复氧处理的心肌细胞活性,并减少心肌梗塞面积,同时改善心功能,这黄连素有益的效应是与通过抑制p-AMPK and p-mTORC2 (Ser2481)活性,减少心肌细胞自噬水平有关,即黄连素减少了心肌细胞LC3II表达及自噬相关蛋白SIRT1, BNIP3, and Beclin-1表达。总之,在心肌细胞缺氧期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黄连素通过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过度激活,实现其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可见,黄连素有望成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 已基本按研究计划完成项目研究受本项目资助,已发表标记的SCI文章3篇,已接收1篇,待发表2篇,申报发明专利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吉祥草活性成分RCE-4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抗宫颈癌Ca Ski细胞增殖效果与机制研究
基于结构光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定位系统
基于时间反演的全双工自干扰消除研究
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lncRNA-HRIM通过靶向调节miRNA-21-5p干预细胞自噬通路的研究
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不同作用
线粒体PINK1/parkin-VDAC1自噬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研究
精胺基于自噬通路调控在未成熟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肾胺酶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