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周国逸研究员发表在新近一期的《Science》(2006年12月3日)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因此 "如何估计包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在内的森林碳储量" 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以及工作量的巨大,涉足地下部分根生物量的研究比较少,地下粗根生物量一直没有较为理想的估测手段。本项目旨在通过对阔叶红松林中典型针、阔叶树种地下粗根生物量的深入研究,探讨不同生活阶段、不同林分类型的粗根生物量分布规律,不同时空尺度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土壤与粗根生物量的关系林木根系对于土壤环境的反馈机制,以及生物量分布的异速生长关系等,进一步揭示地下粗根生物量与地上部分胸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估测整个阔叶红松林生物量提供可行有效的研究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倒木研究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冬季碳代谢研究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粗根空间分布和生物量动态研究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积雪升华过程模型与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