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疗效考核确定化疗对象是血吸虫病诊断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的免疫诊断方法(包括检测抗原和抗体)均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本课题前期研究揭示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107-121kDa)为一具有疗效考核潜能的组分,为解决该组分抗原制备得量少,成分仍较复杂及免疫应答规律尚不清楚等问题,本研究拟采用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和免疫学技术从该组分抗原中筛选出具疗效考核效能的蛋白分子,结合基因重组技术,以获得纯度高、针对性强并可大量制备的诊断蛋白,并观察其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特征,为建立血吸虫病疗效考核免疫诊断方法奠定基础。预实验中该组分抗原经蛋白组学"鸟枪法"shot-gun分析已获得100kDa左右及以上的蛋白分子8种,为该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基础。该项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理论和技术上均有创新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采用shotgun质谱技术,对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107-121KDa)进行分析,运用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手段,为寻找用于疗效考核的血吸虫病诊断分子标记物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疗效考核在当前血吸虫病现场大规模防治中的意义重大,也是近年来困扰血吸虫病研究者们的一个难题。我们从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107-121KDa)中,找出了8种候选蛋白分子,进而运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三种重组蛋白分子,并通过免疫学方法,筛选出日本血吸虫热休克蛋白SjHSP90。以SjHSP90重组蛋白建立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感染兔血清,于第6W达最高,第12W呈现阴性反应;进一步用此ELISA法检测30只小鼠血清,诊断出治疗前感染血吸虫小鼠的灵敏度达到93.3%,检测治疗后12周和16周小鼠血清,阴转率达83.3%和86.6%,显示出较好的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本研究首次发现SjHSP90的诊断及疗效考核的价值,并证实其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水平与血吸虫感染时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建立了可用于疗效考核的免疫诊断方法,为建立适用于现场的疗效考核诊断方法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用噬菌体肽库筛选有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价值的抗原表位
日本血吸虫虫卵外泌体负向调控免疫应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糖基修饰在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负向调控日本血吸虫感染免疫应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