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迁移过程与通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113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王小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艳强,况福虹,王振华,李太魁,周明华,朱新玉
关键词:
壤中流地表径流可溶性有机碳紫色土
结项摘要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流动是能量、养分和污染物等物质从陆地生态系统迁移到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本项目以长江上游紫色土坡耕地为例,针对该地区降雨集中,坡地土壤有机碳径流损失突出的问题,根据紫色土坡地土层浅薄、母岩为砂泥互层及壤中流发育等特点,通过自行设计建造的可测壤中流的径流小区,采用田间定位观测与模拟降雨试验,系统研究坡地农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径流迁移过程,突出可溶性有机碳随壤中流迁移的重点,查明坡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径流迁移的主要途径、通量及影响因素,从土壤有机碳径流损失角度探讨其损失通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为紫色土农田土壤有机质管理和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染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长江上游紫色土坡耕地为例,针对该地区降雨集中,坡地土壤有机碳径流损失突出的问题,根据紫色土坡地土层浅薄、母岩为砂泥互层及壤中流发育等特点,通过自行设计建造的可测壤中流的径流小区,采用田间定位观测与模拟降雨试验,系统研究了坡地农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径流迁移过程。研究发现壤中流是紫色土坡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流失的重要途径,常规施肥条件下其流失平均负荷可达7.08kg/hm2.a。影响紫色土坡地DOC迁移过程的降雨特性包括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两者通过影响壤中流的形成而影响坡地DOC的迁移过程。项目取得的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农田土壤有机质管理和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染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植被碳汇空间格局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360
发表时间:2020

王小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紫色土坡地土壤有机碳土-气交换与土-水迁移协同过程与通量

批准号:4137130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小国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紫色土坡地农田活性氮气体交换与氮流失协同过程与通量研究

批准号:4127132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朱波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喀斯特农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赋存特征及迁移机制

批准号:4156301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成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茶园土壤有机碳淋溶迁移研究

批准号:3130041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世玉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