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病是油菜、大豆、向日葵等油料作物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过去曾利用几丁质酶,草酸氧化酶等基因培育抗菌核病油菜,但效果不够理想。一些动物来源抗菌肽由于其抑菌活性更强,成为抗病基因工程更有价值的基因资源。Thanatin是刺肩蝽(Podisus maculiventris)成虫经诱导产生的一种抗菌肽,体外试验证明其对核盘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转入拟南芥后也显著提高了拟南芥的抗菌核病性。但动物源抗菌肽基因转入植物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抗菌肽易被植物体内蛋白酶降解,表达丰度偏低,限制了抗菌肽功效的发挥。为此,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在植物体内可自动剪切的多拷贝抗菌肽串联融合表达技术,来提高抗菌肽的表达效率和稳定性。理论上,拷贝数越多,抗菌肽表达丰度越高,抗性越强。该技术首先在拟南芥上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有望到油菜上试用,解决长期困扰我国油菜生产上的菌核病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Mills综合征二例
油菜抗(耐)菌核病和白锈病的遗传及分子标记
微移植提高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
拟南芥抗菌核病突变体的筛选与分析
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感病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