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控制转移是从根本上提高肝癌疗效、延长病人寿命的关键途径。具有多靶点调节功能的FER激酶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型癌症药靶分子,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我们的前期研究证明FER激酶在肝癌转移中具有重要的双向调控作用,是一种新的肝癌转移标志物和潜在药靶。本课题拟在此基础上,利用点突变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并结合RNAi、免疫共沉淀/荧光共定位、细胞侵袭、凝胶酶谱分析、裸鼠转移实验等研究FER激酶的重要结构域及其对下游靶分子的调节在肝癌转移中的影响,从而深入揭示其双向调节的具体机制。进一步,利用四环素调控的蛋白定量表达系统探索FER激酶在肝癌转移中的双向调控"拐点",初步对FER激酶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做出评估。本项目的完成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肝癌转移和复发相关的机制,并为以FER激酶为靶位的肝癌治疗中的新药设计提供实验依据和指导。
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FER在肝癌细胞的转移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解析其调控机制设计进行了本课题研究。体外通过点突变技术构建各种结构域功能缺失的FER蛋白表达载体,导入FER表达缺陷的肝癌细胞中检测其对肝癌细胞转移行为及功能的影响,发现(1)FER蛋白中的KD结构域及N末端结构域(尤其是FCH)在肝癌细胞的转移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并进一步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了与这些重要结构域发生相互作用的若干关键蛋白分子包括:CTTN/CTNND1/CTNNB1等38个蛋白发挥重要的作用。随后在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文献检索分析基础上,选取其中几个蛋白验证了他们在肝癌细胞转移调控中的作用,提示(3)FAK-PI3K通路对CTTN及细胞骨架的调节可能牵涉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以上结果揭示了FER对肝癌细胞转移的重要影响,为FER调控癌细胞转移机理的阐明及干预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酪氨酸激酶FER促进卵巢癌扩散转移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VASP在缺氧肿瘤微环境中调控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YKL-40在肝细胞癌肺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肝细胞癌中Hedgehog/Gli通路对EMT的调控及其在癌转移中的作用